6月1日上午,由商务部主办,常州市中医医院协办的“2018发展中国家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班(常州站)暨孟河医派国际培训班”在常州市中医医院举行。来自亚洲、非洲、北美洲、南美洲四大洲13个发展中国家49名基层医务人员来到常州市中医医院参观学习。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蔡正茂陪同。
随后,学员们聆听了医院基本情况的介绍,了解了孟河医学流派的传承创新,参观了孟河医派博物馆、健康养生馆等中医药文化场馆,实地观摩体验了中医四诊、体质辨识、中药养生茶饮、程式针灸、浮针疗法、刮痧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。
市中医院院长张琪表示,“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中医药目前也是中国和世界各国进行人文交流,增进健康福祉,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。根据国家中医药“一带一路”发展规划的要求,常州市中医医院配合国家商务部进行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49位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的培训,尤其是孟河医派的介绍和特色技术的展示,我们希望通过孟河医派的海外宣传和传播,能够打造常州中外人文交流,民心相通的一张亮丽名片。”
AI:你想知道的!
近年来,中医药走出去成效明显,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以来,很多沿线国家都对中国的中医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。中医药已经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,有86个国家政府和中国签订了有关中医药方面的协议。中国在国外建了17个中医药中心。
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推进。例如,素有“天然药库”之称的甘肃,作为中国的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执行省份,自2013年11月在乌克兰挂牌成立中国在海外第一家岐黄中医学院开始,先后在法国、新西兰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匈牙利等国家成立了中医学院或中医中心。数据显示,2017年,甘肃海外中医机构诊疗人次数达13681人次,对境外158名医师进行中医培训。累计海外注册中成药96个品种,出口中药材金额3020万元。
人民日报:中医药“国际范儿”越来越足
人民日报海外版》(2018年05月29日09 版)
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精华之一。改革开放让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国门,在海外引发“中医药热”,“国礼”针灸铜人刷屏、“拔罐印”风靡里约奥运会、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……传统中医药的“国际范儿”越来越足。
……
同时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中医药对外交流提供了难得机遇。目前我国已在“一带一路”参与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7个海外中医药中心,中医药为“一带一路”参与国家和地区提供了物美价廉疗效好的医疗产品和服务,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药企对医疗市场的垄断。中医医疗救治经验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世界灾难医学体系,为降低灾难危害、提高灾难医学的救治服务能力提供了新思路和办法。
但与此同时,中医药“走出去”也存在产业链多、投资周期长、抗风险能力弱的实际困难。对此,政府不妨尝试设立中医药“一带一路”专项基金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,保障中医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可持续发展,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。